- A+
【CNMO】近日,韩国工业联合会在题为“全球机器人产业和韩国的影响”的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,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,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竞争力位居第五,排在日本、美国、德国和瑞士之下。
工业机器人
目前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究竟如何?整个市场发展前景又怎样?其它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又呈现怎样的态势?接下来CNMO将为大家一一揭晓。
各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
机器人产业市场现状
全球机器人产业由工业、医疗、家庭、军事等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市场组成,在2020年,整个市场规模就已达到243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707亿)。目前,日本在该领域综合竞争力上排名第一,德国排名第二,美国排名第三,而韩国则落后于中国。
韩国工业联合会放出的数据显示,韩国在机器人密度方面位居世界第一,也就是每10000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为932台。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26台,还明显高于日本(390台)、德国(371台)、美国(255台)、中国(246台)。
尽管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很大,但韩国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明显低于主要国家。根据韩国产业经济贸易研究院的研究数据,韩国机器人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日本、美国、德国、瑞士、中国这六大主要国家中排名第六,处于最低水平。
安川电机
处于发展水平第一的日本,在业界拥有非常强的统治力。日本的川崎、发那科(fanuc)和安川电机(YASKAWA)也是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人供货商。目前,机器人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日本的服务业,为该国机器人工业发展建立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线路。
美国机器人方面,最有优势的是物流机器人。与国内一些物流公司场地是租用的不同,美国很多物流公司是把地买下来盖厂房的。因为地和场子完全是自己的,美国仓库非常舍得花钱,会去上一些非常贵的自动化设备,这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方面产业的发展。这就导致美国很多仓库都是完全自动化的分拣流水线,里面部署了非常多的穿梭机,实现了自动化的物流体系,发展得非常迅速。
物流机器人
德国在机器人的生产和采用方面领先于欧洲其他地区,它的工厂拥有欧洲最高的机器人密度。库卡(KUKA)是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中唯一的欧洲玩家,但库卡自2016年以来一直归中国美的所有。
中国方面,政府正在主导机器人产业的密集投资,如补贴研发成本,以及积极并购全球机器人公司。随着“中国制造2025”以及工业4.0等宏大计划的推进,我国的智能制造水平发展非常迅速。其中,电子消费品工厂的无人化技术应用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。
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如何?
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在8月底发布的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22年)》,2022年,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。并且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将突破650亿美元。而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更是亮眼,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214.5亿元),五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2%。
现如今,机器人产业正不断涉足新领域。不仅在本就投入颇多的汽车制造、电子制造等领域获得巨大成功,最近还在医疗救助、日常生活等领域走出了新的道路,这让这一行业的规模迎来了新的增长。预计今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361亿元),服务机器人达到217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514.6亿元),特种机器人超过1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698亿元)。
无人配送机器人
此外,服务机器人在疫情影响下,获得了一波发展机会。除了抗疫系列机器人成为疫情防控的新生力量外,拥有“无接触”优势的无人配送机器人,已成为市场需求下的“当红辣子鸡”。预计今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,将达到217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514亿元)。到2024年,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更是有望增长到29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024亿元)。
总结:
站在现实的角度,机器人的发展存在其必然性。一方面是因为产业升级增加了一些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,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大环境下,劳动力人口占比正在下降,需要用机器来代替缺失掉的这部分人力。而随着技术力的上升,机器人的成本也在下降,这无疑会使市场更进一步发展。
所以,目前整个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在蒸蒸日上。并且由于有相应政策支持,国内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要工程,许多国内厂商也逐渐攻克了减速器、控制器、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。可以说在机器人产业方面,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,我国目前整体竞争力比较强。
综上所述,对于一些想要投资,或者寻找就业方向的人来说,选择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一些公司,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